专业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

医院新闻
西北首例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介入团队成功开展椎动脉紫杉醇涂层球囊临床应用

2025年10月22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介入团队成功开展西北首例椎动脉紫杉醇涂层球囊扩张术。此次手术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椎动脉紫杉醇涂层球囊扩张导管,首次通过桡动脉入路实施治疗,不仅为症状性椎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带来国际领先的“介入无植入”解决方案,更标志着新疆乃至西北地区脑血管介入治疗迈入精准微创的全新阶段。

患者为一名老年女性,因反复头晕入院,头颅磁共振检查显示多发脑梗死,经规范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未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患者左侧椎动脉V1段狭窄率超过80%,属重度狭窄,血流明显受阻,是导致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针对该病例,传统治疗方案存在明显局限: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术后易发生血管弹性回缩与内膜增生,再度狭窄风险高;而药物支架植入虽能改善狭窄,却需患者长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该患者因自身情况无法耐受长期双抗治疗。
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和新疆神经脑科临床诊疗中心,医院神经介入团队依托丰富的复杂病例处理经验,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决定采用创新的药物涂层球囊技术破解困局,为患者实施椎动脉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
图片
手术由吴勤奋主任团队全程主导,充分发挥医院神经介入亚专科的技术优势,团队精准选择左侧桡动脉入路,先使用常规预扩张球囊对狭窄部位进行充分扩张,再将椎动脉紫杉醇药物球囊精准输送至病变位置,在额定压力下,药物球囊持续膨胀并贴壁60秒,确保紫杉醇药物均匀释放并渗透至病变血管壁,从而长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显著降低术后再狭窄风险。术后造影显示,原狭窄处管腔形态明显改善,血流恢复通畅,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椎动脉紫杉醇涂层球囊技术是神经介入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其核心优势在于“介入无植入”——无需置入永久性金属支架,既能有效改善血管狭窄、恢复血流,又为患者保留了后续治疗的可能性,特别适用于椎动脉这类直径较小、活动度较大的血管。本次手术采用的球囊导管系统为我国自主研发,在血管通过性、器械输送性及药物涂层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优异,为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展现了医院在神经介入领域持续创新的技术能力,也推动了“介入无植入”理念在新疆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普及与应用。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紧跟医学发展前沿,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不断提升疑难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努力为新疆乃至西北、全国的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前沿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