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是“阿尔茨海默病月”,为提升公众对认知障碍的科学认知,推动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防治,医院围绕“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主题开展系列专题活动。9月19日,医院神经脑科临床诊疗中心联合临床心理科专家团队在门诊一楼开展“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义诊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和健康指导。
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和接受义诊的群众络绎不绝。神经脑科临床诊疗中心作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派出了一批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专家坐诊。专家们详细询问前来咨询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耐心解答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诊断、治疗及康复等疑问,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现场免费进行认知功能筛查,运用专业评估工具快速检测潜在认知障碍风险,帮助大家及时了解自身认知健康状况。此外,医护人员还积极向市民发放阿尔茨海默病科普资料,内容涵盖疾病成因、症状表现、预防措施、护理要点等关键知识,全方位助力市民系统、全面地认识阿尔茨海默病,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此次义诊活动不仅为居民搭建了便捷的健康咨询平台,更将“早发现、早干预”的理念深入民心,有效提高了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程度与科学认知水平。通过面对面交流和科普宣传,强化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医院将持续开展相关公益活动,推进社区常态化认知健康守护,助力构建“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防治体系,共同营造关爱、支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的社会环境。
阿尔茨海默病,常被称为“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类型,约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 - 70%。其病因复杂,年龄是最大的危险因素,65岁以上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遗传因素也有影响,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患病几率;此外,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也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早期通常是近事遗忘,比如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转头就忘,学习和保存新知识能力下降;中期认知障碍加重,出现定向力差,如分不清东南西北、找不到回家的路,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变得吃力,还可能情绪激动、出现幻觉等;晚期则判断力、认知力完全丧失,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照料。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已开设5个病区,共开放床位170张, 开设“脑血管病中心”“帕金森诊疗中心”“记忆障碍防治中心”“神经介入诊疗中心”“神经调控中心”“神经疾病综合治疗中心”“睡眠中心”“癫痫中心”“神经康复”、神经重症”“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等亚专业。
其中神经内四科主要的专业方向为认知障碍疾病,在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新玲教授,神经脑科临床诊疗中心主任吴勤奋的指导下,神经内四科主任哈斯也提•依不来音及其团队近10年在认知障碍领域取得丰富的科研成果,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数十篇,已获批自治区级痴呆领域相关课题5项,先后参与《塞络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证)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等9项GCP试验,多次主持并举办关于认知障碍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其中2020年哈斯也提•依不来音主持的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新疆基层医院阿尔茨海默病的规范化诊治技术推广》获得自治区适宜技术推广优秀项目及基层医院的一致好评,其团队多次在社区举行义诊及健康讲座,积极宣传老年痴呆防治的科普知识,为预防老年痴呆做出积极的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