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自治区红十字会与教育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度“应急救护进校园”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推动自治区“应急救护进校园”工作走深走实,8月27日,医院组织医院医护人员赴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面向800余名军训中职新生及教师,成功开展“应急救护进校园”系列培训首场活动。
活动由古力巴哈·买买提力副院长亲自带队,护理部主任(援疆)李海燕、副主任奴尔曼·阿不来提、窦丽现场指挥督导,急救中心、五官科、神经脑科临床诊疗中心、手术麻醉科等多科室护理志愿者组成专业培训团队,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创伤救护核心技能,旨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增强师生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师生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健康安全。
医护团队采用“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全员实操”的综合培训模式,创新运用“单人示范、分组练习、随机抽考”的递进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参训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心肺复苏环节,重点讲解“黄金4分钟”的救助理念及AED配合使用流程;在海姆立克急救培训中,医护人员以“石头、剪刀、布”深度拆解急救流程,明确区分不同年龄人群剑突下方用力操作要领;创伤救护练习则实现全员动手、全程实操,极大增强了培训实效。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学生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实用性强、收获显著,不仅掌握了基础急救技能,更加深了对“生命至上”和“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据悉,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约54.4万人,其中仅不足12%的事件接受了AED急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7-15岁青少年群体中,每年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急诊就诊案例超过120万例,其中校园场景意外伤害占比高达37%。因此,此次 “应急救护进校园” 首场培训,师生积极参与,反响热烈,收到良好成效,为应急救护培训进基层、进校园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今后,医院将继续开展“应急救护进校园”活动,持续推进应急救护知识、救护能力培训下沉基层,持续强化“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意识,以专业力量筑牢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为提升公共健康服务保障能力贡献二附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