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 1967年12月
查看更多导师研究方向:心脏和血管疾病药物和介入治疗;心脏和血管疾病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生活方式,饮食,健康教育与人群血管健康研究;血管早期功能和结构改变的机理及逆转策略研究;血管损伤标志物,炎症介质及雌激素与血管功能相关基础研究;无创评价血管病变方法学研究;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机理研究;静脉系统疾病发病机理及肺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心力衰竭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及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和早期预防,血管疾病临床药物和介入诊治,血管生物学及其相关转化医学和人工智能心血管疾病预警的研究工作。
教育经历(选填项):
工作经历(选填项):
任教课程(选填项):
代表性教学、科研项目或研究成果(论文、专利专著、教材、成果获奖):
论文:
1、Huan Liu,Hongyu Wang*.Early Detection System of 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Biomed Res Int.2016;2016:1723485.
2、Huan Liu,Wuxiang Xie,Jinbo Liu,Hongwei Zhao,Yangfeng Wu*,Hongyu Wang*.Comparison of vascular-related diseases in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carotid 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From the Beijing 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Evaluation Study(BEST Study).Int J Clin Pract.2019,73(11):e13400.
3、Yang Lan,Huan Liu,Jinbo Liu,Hongwei Zhao,Hongyu Wang*.Is serum total bilirubin a predictor of prognosis in 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meta-analysis.Medicine 2019,98:42(e17544).
4、Yang Lan,Huan Liu,Jinbo Liu,Hongwei Zhao,Hongyu Wa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Bilirubin Levels an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Gender Differenc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BEST Study. Angiology.2020,7(4):340-348.
5、Jinbo Liu*,Tianrun*,Wei Huang,Na Zhao,Huan Liu,Hongwei Zhao,Jiufeng Xu,Hongyu Wang#.Drug-coated balloons used in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experience from a single center.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20,48(8):1-6.
6、Huan Liu,Jinbo Liu,Wei Huang,Hongwei Zhao,Na Zhao,Hongyu Wang*.Association between multi-site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nd systemic arteriosclerosis:results from the BEST study(Beijing 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Evaluation Study).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2020,Aug 1;18.
7、Huan Liu,Jinbo Liu,Hongwei Zhao,Hongyu Wang*.Association of brain white matter lesions with arterial stiffness assessed by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The Beijing Vascular Disease Evaluation Study(BEST).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2021,15:1025-1032.
8、Huan Liu,Jinbo Liu,Hongwei Zhao,Hongyu Wang*.Association of brain white matter lesions with arterial stiffness assessed by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The Beijing Vascular Disease Evaluation Study(BEST).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2021,15:1025-1032.
9、Huan Liu,Gaoqiang Xie,Wei Huang,Jinbo Liu,Na Zhao,Michel T Corban,Amir Lerman,Yangfeng Wu*,Hongyu Wang*.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Multicenter,Randomized,Patients-blinded Two-Stage Clinical Trial on Effects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Test in Patients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ENDOFIN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1 Feb 15;325:16-22.
10、Huan Liu,Wei Huang,Jinbo Liu,Na Zhao,Hongyu Wang*.Association between Arteriosclerosis and Uncontrolle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Results of the BEST Study.Journal of Vascular Research.2022,3(24):1-9.
11、Fang Wen,Yue Liu,Hongyu Wang*.Clinical Evaluation Tool for Vascular Health–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anagement. Cells.2022,11,3363.
12、Fang Wen,Shantong Jiang,Ping Yuan,Jinbo Liu,Xiu Bai,Hongwei Zhao,Xin Chen,Yan-Bing Gong,Roland Asmar,Hongyu Wang*.Vascular Health Promotion Project and Vascular Medicine in China-CCVM2004-2023.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Management.2023,19:741–751.
13、Shangtong Jiang,Yue Liu,Jinbo Liu,Gaoqiang Xie,Hongwei Zhao,Na Zhao,Hongyu Wa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erial risk factors and ankle-brachial index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chronic venous diseases: results from the BEST study.International Angiology.
14、王宏宇.推广血管健康理念,促进血管医学专业发展.中国循环杂志.2018,33(244):1026-1028.
15、刘欢*,何映东*,刘金波,黄薇,赵娜,赵红薇,周晓华#,王宏宇#.血管健康指标对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标准的初步验证.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2(3):514-520.
专利:
1. 2010年6月,“一种血管健康程度监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920222470.7;证书编号:第1451324号;授权日期2010.06.02,权利人: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发明人:王宏宇,刘忠英,赵红薇,段年英】
2. 2019年4月19日,“心脏和血管健康综合管理系统【简称:IMSHVH】”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号:软著登字第4096616号;登记号:2019SR0675859,著作权人:王宏宇】
3. 2019年4月20日,“血管健康分级标准系统【简称:BVHS】”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号:软著登字第4097110号;登记号:2019SR0676353,著作权人:王宏宇】
4. 2020年9月8日,“一种局部脉搏波速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186724.3;证书号:第3979486号;专利申请日期:2017年3月27日;授权公告号:CN107080558B;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发明人:李长辉,王宏宇,赵羚伊,刘金波】
5. 2021年3月17日,“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数据协同共享及应用平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号:软著登字第7132721号;登记号:2021SR0410494;著作权人:王宏宇,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1. 王宏宇【主编】.《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第一版、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出版,2004. 【ISBN:7-900627-26-X】
2. 王宏宇【主译】.《动脉僵硬度和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应用》(译著).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05. 【ISBN: 7-90194-966-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105192号】
3. 王宏宇【主编】.《血管病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06. 【ISBN: 7-5091-0411-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51691号】
4. 王宏宇【主编】.《中国血管健康系列丛书—冠状动脉疾病》.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2006.【出版基金】
6. 王宏宇【主译】.《血管医学》(译著).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2009. 【ISBN:978-7-81116-470-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15073号】
7. 王宏宇【主译】.《新动脉硬化指标CAVI概述》(译著).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2011. 【ISBN:978-7-811116-662-0,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76461号】
8. 王宏宇【编委】.《增2014 强型体外反搏-理论与实践》.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ISBN:978-7-117-16468-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25985号】
9. 徐瑞,李国华,王宏宇【主译】.《血管与介入影像病例点评171例》.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5 ISBN:978-7-5145-0546-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46144号,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1-2013-1904】
10. 王宏宇【主编】.《血管医学精要》.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8. 【ISBN:978-7-5659-0909-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63971号,出版基金】
11. 王宏宇【主译】.《血管医学》.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6. 【ISBN:978-7-5659-1923-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93635号,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1-2019-1772】
12. 王宏宇,Amir Lerman【主编】.《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管理策略-2019专家观点》.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6【ISBN:978-7-5659-2202-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96377号,出版基金】
13. 王宏宇【主译】.《血管内皮功能诊断-循环系统疾病管理的评价指标与实践》.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11.【ISBN:978-7-5659-2271-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87366号,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1-2019-28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三级诊疗服务协作及应用平台实践(2017YFC0113005);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脑血管疾病智能诊疗(2017YFC0113003)】
14. 王宏宇【主编】.《北京大学血管医学临床诊疗常规》.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1.1.【ISBN:978-7-5659-2230-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26529号,出版基金】
15. Kohji Shirai,Roland Asmar,Hongyu Wang,et al.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Overview&Clinical Application.174-181.【ISBN:978-4-9912126-1-1】
16. 王宏宇【副主编】.《特殊类型高血压诊治精略》.第一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21.12.【ISBN 978-7-83005-350-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1)第237929号】
成果获奖情况:
1. 2009年5月,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奖项目: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社区推广应用。
2. 2011年5月,被评为首钢技术专家。
3. 2011年,“血管早期病变临床研究与检测技术推广”首钢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4. 2014年1月2日,2013年度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专项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名称:肢体动脉检测】。
5. 2014年12月,2013年度“石景山区先进科技、管理、高技能人才”。
6. 2014年11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名称: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推广应用与临床研究,NO.2014J-2-01-D01】
7. 2014年11月,2013年度石景山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名称: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发奖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
8. 2016年3月1日,首届“北京大学临床医疗奖”【北京大学医学部】
9. 2017年3月,首钢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项目名称:首钢干部群体血管早期病变评估及其健康管理随访研究】
10. 2020年9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六届“良师益友”称号
11. 2021年3月1日,首钢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获奖项目:以战略管理为引领,推动企业医院跨越式发展】
12. 2021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项目:立德树人为本,新时代临 床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3. 2022年3月,首钢二级科学家
14. 2023年11月5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心血管内科实践》-教育创新奖教学理论】;
15. 2023年8月19日,2023年度首颐医疗“颐者有成”医师节表彰“优秀医师奖”;
16. 2024年7月12日,景贤计划“顶尖人才”;
社会兼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工智能辅助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服务模式解决方案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疾病社区防治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心脏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智慧化心脏和血管健康数字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和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医学》、北京大学《血管探秘》课程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血管医学教研室主任、全科医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医学》、北京大学《血管探秘》课程教研室主任。国际血管健康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Vascular Health,ISVH)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中国分会主席,美国高血压学会(ASH)会员,2012年5月当选为美国高血压学院院士(Fellow of 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FASH),国际高血压学会(ISH)会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心脏和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心脑血管健康慢病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脏和血管健康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学分会血管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伦理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工程首席专家,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特邀专家,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评审专家,北京市高级卫生技术职务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民康医学》副总编辑,《中国临床实用医学》副总编辑,《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Management》副主编,《Pulse》、《心血管病学进展》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通讯编委和审稿人,《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人。
其他: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及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和早期预防,血管疾病临床药物和介入诊治,血管生物学及其相关转化医学和人工智能心血管疾病预警的研究工作。2004年作为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推广”项目负责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血管病变早期检测系统,组织制订了国际上第一个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并在全国推广实施,同年发起举办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学术年会并担任大会主席(2004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届)。2008年起担任中美血管医学论坛中方主席,并将中国的血管病变早期预防经验介绍至欧美国家。2010年4月创建了我国第一家血管医学专业临床诊疗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确立了我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协作的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新模式。2011年和2019年分别主持我国针对血管健康管理与预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人群队列研究和多中心临床干预研究(BEST,NCT02569268;EndoFIND,NCT04013204)。2011年6月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国内医学院校中率先开设《血管医学》专业课程,2012年主持发布了中国《血管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14年9月《血管探秘》课程正式作为北京大学公选课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中开设。2014年9月率先在我国倡导建立以“血管为中心”,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心血管专科医院发展模式。2019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领衔成立了多学科参与的血管健康研究中心。目前已发表学术文章40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50余篇。主编我国第一部血管医学领域专著《血管病学》和中国血管健康科普系列丛书(共8册)。主编《血管病学》、主译《血管医学》等著作10余部。全军“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血管早期病变基础与临床”项目负责人。主持和负责北京市卫生行业自主创新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可信强智能的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服务模式解决方案(2017YFC0113000)”和教育部“智能化的血管医学教学辅助系统的研发”等项目(2018A02004)。